
個人簡介
徐越倩,女,副教授,現任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,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,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訪問學者,從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14年,獲得浙江工商大學優秀教師、教壇新秀、優秀科技導師等榮譽稱號,入選浙江省優秀青年教師、浙江省“151人才工程”、浙江省“之江青年社科學者”資助計劃。
典型事跡
1.課堂創新,用心傳授
熱愛教學工作,對學生盡責盡心,上課形式新穎,積累了大量線上線下教學資源,授課親和力強,學生互動多,課堂教學入選省級“特色示范課堂”,教學事跡多次入選校級《督導簡報》,連續多年教學業績考核A等,并主持省級教改項目、發表多篇教學論文。
2.倡導公益,實踐育人
搭建“基于公益精神培育的實踐育人平臺”,積極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,把公益活動變成常規課程,整合多方資源,構建“專業教育、公益課堂、日常志愿服務、暑期社會實踐、學生科技競賽”五位一體的大學生實踐育人體系,開展“服務學習”模式,以課程、服務、分享等多樣化、個性化的形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,實現公益活動與專業學術的結合。
3.科研為基,培養學生
主持國家社科項目2項、馬工程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,完成著作3部,編寫教材1部,在權威、一級期刊上發表文章,與此同時言傳身教,以項目、課題、競賽為載體培養學生能力,指導的學生獲省級A類競賽金獎,獲國家創新項目、省級新苗項目立項等。
準備比賽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
當我決定參加學校教學卓越獎后,同事們、學生們都非常支持我,自發組織起來利用周末時間和我一起準備材料,把課堂上組織公益活動的片段都串聯起來,一起梳理視頻拍攝腳本,參加視頻錄制。特別是已經畢業的學生得知消息后,還貢獻出保存著的老照片,或發來短信回憶當年求學中的故事,甚至還偷偷為我準備了手幅,商量出口號,到比賽現場為我加油。我想是我的學生們給了我站在比賽現場的勇氣和力量。
獲獎感言
14年前,我來到浙江工商大學,還是一名年輕的老師,從害怕上講臺,到今天獲得教學卓越入圍獎、教壇新秀、優秀教師等稱號,我要感謝學院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培養,我也要感謝每一位在課堂上陪我成長的學生,讓我有機會分享我的教學故事。
在我看來,大學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,更是價值觀的塑造。我想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,將公益與課堂結合,突破大學教育“圍墻”,讓學生讀懂書本、讀懂社會。這些年來獲得的點滴成績都是學生們和我一起努力的結果,我相信在公益的道路上,每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,而我愿意做那個點亮種子的人。
|